10月12日訊,和股市一樣,房市始終是牽動國人心情的魔杖:(價格)低了擔憂,高了發(fā)愁。真的成了“高不成,低不就”的奇怪而奇妙的現(xiàn)象。房價低,帶動不了經濟;于是考慮出臺各類刺激政策,如降低貸款利率,減少首付比例,鼓動社會力量“去產能”,還有那么多學者看著空房就大聲疾呼“去庫存”。可是看到庫存下降了,卻發(fā)現(xiàn)價格又上來了。又有人大驚小怪連呼“去泡沫”。

筆者認為,這次房產政策調控要特別整頓房屋中介市場。我們把這次房屋價格上漲歸結為“中介泡沫”,因為中介是造成這次價格泡沫的“助攻手”,在某些城市更成為價格上漲的“主攻手”。有關部門應當考慮在售新房的業(yè)務中取消中介公司介入,而是由開發(fā)商依照原先申報項目時審定的價格售房,不得超過申報時的價格。這次房價高漲源于有的開發(fā)商把銷售權交給專業(yè)的中介公司,而這些中介公司的目的自然要讓利潤最大化,就必須突破項目審批是規(guī)定的價格限制。其中產生的利潤差,自然由買房者承擔。市場價格自然會水漲船高,出現(xiàn)市場恐慌,甚至失控也就不奇怪了。

其實,只要抓住“限價”這個牛鼻子,問題的解決會容易簡單的多。有人會借口說價格是“市場決定”的,其實不然,至少是“不盡然”。政府有足夠的工具和手段控制價格,溫和變化,而不會總是“高燒不退”。只要對癥,必有奇效。堅決擠破“中介泡沫”,讓房價回歸“平民經濟”,而不再是“貴族游戲”,需要全社會的通力合作。

其實,房市和股市的管理方程式并非那么復雜無解。只要把“為人民服務”和“為市場服務”有機的結合起來,就可以穩(wěn)妥的解決矛盾,而不是激化矛盾。如果某些地方政府的有關政策違背了這個基本原則,結果是既沒有做到“為人民服務”,也沒有很好的“為市場服務”,反而導致兩面不討好的必然結果。